开考比例和指标调整
《招考职位情况一览表》对笔试开考比例作了明确规定,招考指标与报名人数比例须达到规定的笔试开考比例方可开考,达不到的则相应递减或取消招考指标。招考职位中“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未达到笔试开考比例的,可将笔试开考比例降低至1︰3。公安人民警察法医、队医职位以及监狱戒毒人民警察狱医、所医职位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可以开考且不递减指标,若报名人数少于招考指标时递减指标至报名人数。
因报名人数达不到笔试开考比例而被取消招考的职位,由重庆市人事考试中心向该职位已缴费的报考者退费或征得本人同意后将其调整到符合报考条件的其他职位。
好句积累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好句解读
这首诗是唐代杜荀鹤的《泾溪》
意思是说:
泾溪里面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终年都不会听到有人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这首诗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险要之处,人们往往能够思想集中,小心谨慎,事故反而不易发生;平流无险的地方,却容易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因此常常舟覆人亡。
正如《吕氏春秋·慎小》所言:“人之情,不于山而于垤。”人不会被高山绊倒,却往往会被小土堆绊倒。这首诗体现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示意义,一帆风顺时,更要小心谨慎,切不可自满疏忽,否则会乐极生悲。
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要保持警惕性,不可自满疏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观点。
好句妙用(背诵)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切不可自满疏忽,否则会乐极生悲。
唐代杜荀鹤的《泾溪》中提到“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就是在警示人们不可麻痹大意,险要之处,人们往往能够思想集中,小心谨慎,事故反而不易发生;平流无险的地方,却容易放松警惕,因此常常舟覆人亡。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性,才能时刻警醒自己,避免犯错。孟子有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也是在告诫后人要增强忧患意识,不可骄傲自大,避免乐极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