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备考方法

首页 > 公安招警考试 > 备考方法

2021重庆公安招警考试申论热点:“成都确诊女孩”被网暴,战疫岂容谣言搅局!

华图教育 | 2020-12-22 16:24

收藏

  “成都确诊女孩”被网暴,战疫岂容谣言搅局!

  一、热点概况

  连日来,成都出现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家在为成都助力,也高呼“郫县豆瓣加油”,凝聚着共同抗疫的力量。然而,主旋律中出现了“杂音”。20岁女孩赵某,不幸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12月8日,赵某及多名密接人员的姓名、年龄、职业、现居地、身份证号、照片等私人信息,与具体活动轨迹一块被曝光,并在网上热传。#成都女孩赵某#的词条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当事人赵某因此遭到不少网络谩骂,“夜店达人”等贬抑性标签也纷至沓来,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不小伤害。12月9日,赵某发文澄清了情况。目前,警方已找到赵某个人信息泄露的涉事人员王某,其对散布泄露赵某隐私信息的行为供认不讳,已被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二、各方观点

  @人民日报:有些人或许认为,掌握了患者信息,就相当于掌握了防疫的“主动权”。事实上,这些信息应该在详实的流调基础上,在合适时间节点,以正当的权威渠道来发布,而不是随意散布。患者的正常生活、个人隐私,从来不是公共话题。假借防疫之名,肆意讨论他人隐私、随意转发私人信息,甚至侮辱他人人格,都是在给防疫“搅混水”。

  @长城评论:我们对这个不幸感染病毒的女孩,应更多抱以同情、关心、保护,没有必要以“上帝视角”指点他人的行动、评价他人的生活。一些“过度讨论”甚至演化成为“人肉搜索”“网暴”都已涉嫌违法。

  @澎湃新闻:一些人传播这样的信息,可能是因为恐慌,可能是因为纯粹的猎奇,甚至有某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然而此时此刻,我们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弄清楚病毒的传播途径上,别再“失焦”了。

  三、深度分析

  (一)此次事件带来的启示:

  1.泄露者理应担责。

  对隐私泄露问题一查到底,揪出泄露根源,并举一反三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杜绝由信息泄露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才能真正震慑不法者,真正给予患者足够的安全感。

  2.舆论不应盖歪楼。

  警醒部分网民,抗击疫情,既要面对看不见的病毒,也要谨防在恐慌心理与围观心态之下产生的偏激成见、刻板印象,甚至是匿名性之下产生的暴力行为。务必要理性上网,文明发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以积极有为的行动维护抗疫的网络环境。

  3.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随意“人肉”他人,公布他人信息,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个人信息权、名誉权等。这些在《民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都有具体、详细规定。个人信息能不能公布、什么时候公布、由谁来公布、公布到什么程度等都有法律规定。借助传统宣传方式和三微一端新兴宣传方式进行宣传,提高公民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素养。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