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备考方法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方法

2019重庆遴选备考:完美机关公文的四大标准

未知 | 2018-06-26 11:41

收藏

  完美机关公文的四大标准

  机关公文不是文学创作,不需要许多创意与才情,只要把握其中规律,了解了关键要素,多看多练、熟能生巧,自然能够游刃有余。

  标准一:问题对应

  文题对应,顾名思义就是文章内容和题目、体裁必须匹配。看似简单的要求,但在公文写作实践中,文题不对应的情况却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写作者对文章体裁的核心要素把握不准。换句话讲,就是没有搞清楚自己要写的这一公文,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应该是什么,结果写出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机关公文中最常遇到的公文体裁有:总结、报告、请示、通知、领导讲话、调研报告、会议活动方案等。不同体裁的公文,都有着各自鲜明的要素,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才算是合格的公文,才能达到撰写公文的目的。

  比如撰写一篇请示,请示请示,就是要领导对所请求的事项给出明确的指示。那么就必须把请求事项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写清楚,把对于工作的考虑讲明白,让领导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便于领导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决策。

  如果拉拉杂杂写了一大堆,却条理不清、结论不明确,请之不明,如何示之?所以文题对应就要求我们写什么,像什么,这是公文写作的第一标准。

  标准二:文从字顺

  读一篇好文章,往往有一气呵成、通顺练达之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用词准确得当。比如,“截至”和“截止”,“度过”和“渡过”,“制定”和“制订”这些形近词不能混用;褒义词贬义词、书面语口头语也要用得准确。

  二是语言逻辑清晰。这里主要涉及到连词、介词的使用,单句复句的布排要恰当。

  三是切忌出现病句。避免出现表意不明、歧义、成分残缺等常见错误。

  文章的连贯性、通顺性决定着文章质量,而实践中,很多人往往喜欢依靠经验和语感来判断文章是否连贯通顺,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公文写作与口语截然不同,公文的语言必须严谨、准确,有时候读起来通顺了,但是仔细推敲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语法不过关。语法是写作的基本功,好文章必须以语法为支撑。然而,现实中由于语文教学中淡化了语法学习,致使很多人对语法知识知之甚少,写起文章来文通句顺就成了问题。

  实践中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很多人喜欢直接从别的文章中复制一段,嫁接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是最容易导致文章不通顺、打乱“文脉”的做法。要借鉴别人的文章,可借鉴其观点结论,可借鉴其用词搭配,可借鉴其行文结构,而除了直接引用之外,恰恰不能简单粗暴地“拿来”其中语句。如果一定要借鉴,也不能生搬硬套,要按照自己的语言节奏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此文彼文相融一体。

  标准三:文不加点

  “文不加点”中的“点”,是“删除”之意,所以文不加点是形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删改。公文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拿来办事的,无论哪种体裁的公文,都一定要力求简洁明快,言简意赅。

  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坚决不用一段话;能用一个字说清楚的,坚决不用一个词,力争用最少的字把意思讲清楚。

  事实上,写短文章比长文章的难度要大,对写作者的语言水平要求也要高。因为进行事无巨细的叙述,不需要经过太多加工,想到哪写到哪,但是这种意识流写法,很容易导致文章杂乱无章、逻辑混乱,找不到重要的考点。这本身也说明写作者对于文章缺乏足够的思考,把分析提炼的任务都留给了领导。

  而要写出精炼的短文,就要求写作者必须在动笔前就对文章有深入思考,该归纳的归纳,该提炼的提炼,把最有价值的内容体现出来。同时,写作过程中还要力求用词精当,反复推敲打磨,才能写出精品。

  标准四:文采飘逸

  公文写作中,体现文采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

  一是善用修辞。比较常见的修辞有排比、比喻、象征、借代、借喻、设问、反问、双关等等。修辞可以增加文章的表达效果,使内容更加生动,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

  二是巧用引用。引用的内容包括古典文献、名言警句、俗语俚语等。恰当地引用或可使文章说理更透彻,或可增加观点的威信性,或可使文章更易为人接受,往往效果很好。

  三是化用典故。在文章中引用古今中外的典故或者现实中的实例,往往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特别是在领导讲话中这种做法很普遍,可以有效避免文章陷于空洞和乏味。

  完美机关公文的四个标准,看似不难,实则每一项内容都需要扎实努力。这里面只是给大家介绍了努力的方向,要想达到这些标准,功夫还是要下在平时,还需要多写多练。

  无论修辞、引用还是典故,要想运用得纯熟,都需要平时多读书、多积累,看到好词、好句、好故事,都认真记录下来。这样在写文章时才能够活学活用,使文章丰富起来,文采斐然。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